close
網路好康分享創世第八天--二十世紀分子生物學革命三部曲:蛋白質

金石堂網路最大書店,好康分享,好書推薦,國內外精選好書,玩具精品,動漫模型,

服飾鞋包穿搭必備,時尚精品,品牌手錶等等的第一手好康資訊~都在小編的好康分享裡喔~~~

小弟最近再幫朋友找創世第八天--二十世紀分子生物學革命三部曲:蛋白質,經過比價後決定到"金石堂網路書店"這裡買,東西好,客服態度棒

有問題處理不囉嗦~~~一開始以為"金石堂網路書店"是只有賣書而已,逛過他們的網站後發現,規模其實不輸各大網路商城

有各式各樣的好物喔,玩具模型,動漫商品,日常生活用品通通都有,而且價格比較親民哦~~~~建議各位朋友可以多來金石堂網路書店逛逛比較,可以挖到不錯的好康喔





商品網址

:





好書推薦











  • 《創世第八天--二十世紀分子生物學革命三部曲:蛋白質》The Eighth Day of Creation:




    20世紀,科學界發生兩次重大的革命,一次在物理學領域,始於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另一次在生物學領域,即分子生物學的萌芽與鋪展。這兩次科學革命影響深遠,徹底改變人類對自身與大自然的看法。

    《創世第八天》即描繪20世紀分子生物學發展的黃金時代,分為DNA、RNA、蛋白質三冊,回顧那段幾乎每天都有革命性新發現的偉大時期。本書作者費時7年,親自訪問120多位諾貝爾獎級科學家,並閱讀許多重要文獻、未公開信件、實驗筆記和備忘錄等,取其菁華撰寫成這部巨著,自1978年出版以來便成為分子生物學發展史的經典巨著。中文版依據的是1996年最新增訂版,作者並在書末補充其間20年的分子生物學最新發展。

    本書以細膩的筆法詳述所有重要發現的來龍去脈,將每位重量級科學家的性格與特質描繪得栩栩如生,重現他們的合作與競爭、友誼與爭吵、智慧火花與箇中內幕,讀者如同身在現場一起辛苦實驗、腦力激盪,也一同品嚐失敗的苦果和勝利的滋味,得到的啟發與感動無可比擬。正如著名物理學家暨作家伯恩斯坦(Jeremy Bernstein)所說:「現代生物學的新發現,為人類和科學界創造出非凡的故事,而這故事沒有人講得比賈德森的《創世第八天》好。」

    在「三部曲蛋白質」,作者帶我們認識每個人身上都有的「血紅素」,它是血液紅色的來源、血液攜氧的重要分子、最早定出分子結構的蛋白質,也是了解生物大型分子結構與功能的關鍵角色。透過畢生研究血紅素的科學家之眼,我們以X射線晶體學一步步破解血紅素的原子結構、從令人嘆為觀止的精巧結構一窺蛋白質施展功能的絕技,更一舉打開分子生物學最後一道神秘大門。














      科學家與生物科老師好評推薦(按姓氏筆劃為序)

      這是近代科學史的帝王篇,它的脈動牽引著各個生命科學的領域,它的發展也快速兼併了物理、化學和工程學,我們對生命本質的了解和對青春長壽的奢求,都因此有了可能。
      ──李家維 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教授、《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創世第八天》忠實記錄了二十世紀中葉生命科學一場驚天動地的突破過程中重要人物的回顧。在這段後來被視為「分子生物學的黃金時代」的日子裡,我們可以看到一群科學家在競逐「解讀生命運作的奧秘」這項聖杯時,如何既合作又競爭的心路歷程。這本書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認識教科書裡那些頂著諾貝爾獎光環的科學家人性的一面,同時也讓我們有機會親耳聆聽這些偉大心靈彼此間的衝撞與對話。
      《創世第八天》是分子生物學的一部口述歷史。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是重溫過去那一段美好的時光、分享過去科學社群中那種追求純粹知識的喜悅,同時還提醒我們,在沒有論文出版評分的壓力下,科學家一樣可以激盪出耀眼的火花,在文明發展的歷史中留下紀錄。
      ──周成功 長庚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這本書是科學史,描述分子生物學起步的黃金時代。讀史讓人了解的不只是事件的發生,而是人在歷史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一般人認為科學是客觀的,科學的知識是客觀可以評斷真假是非的,但科學的探索追尋過程卻絕非邏輯理性的直線發展。科學家有主觀、偏好、價值判斷,選擇要問什麼問題,判斷什麼問題重要,如何解釋實驗結果,如何擺脫舊觀念的束縛,如何靈光一閃的創見,追求真理與追求個人名聲,競爭、合作、失敗、成功、沮喪、興奮,在在都反映了作為「人」的主觀因素。
      《創世第八天》的價值在於呈現了分子生物學黃金年代中參與的重要科學家所扮演的角色,不但一步步描述科學的發展過程,也大量利用文獻及訪談去理解這些科學家的想法、心態,寫得極為生動,帶領讀者進入一個極為刺激精采的時代,不遜於懸疑推理小說,是科普作品的典範。
      ──孫以瀚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這是一個逐夢的故事。一群科學家三、四十年的逐夢故事。他們追逐的是孟德爾的夢。
      《創世第八天》的原著大約有兩個便當盒加起來的大小和重量,二十七年來,它一直擺在我的書架上,紙張已經發黃,整本書也破裂到重新裝訂過。現在這本經典巨著,終於將以繁體中文版的面貌在台灣現身。我必須佩服也感激遠流抱著不惜虧本的心情,投入這本書的出版。了不起的巨著值得了不起的出版家的傻勁。
      ──陳文盛 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教授

      在上帝創世之初,宇宙經過了六天才由空虛渾沌進入規律次序,第七天在規律次序中安息。讀這本《創世第八天》,激起我在一九八○年聽華森演講前一天的那種興奮。要站上巨人的肩膀並不容易,但本書靈巧地串接了許多情節而使情境栩栩如生,引領讀者與這些影響世界的科學家在書中面對面一如目睹。看他們各有人性上的超越與缺陷,需要別人的合作卻常常懷疑、批評、爭辯,他們才華出眾卻也會出錯。創世第八天,宇宙仍依律運行,故事卻多了人類的共寫,且看他們如何在理論的攻防中揭發生命規律次序的秘密。
      ──趙大衛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國際生物奧林匹亞計劃主持人

      DNA具有簡潔、優雅、美麗的雙螺旋結構,這是如何發現的?這段精采絕倫的科學史在本書有最深刻的描述。此外,作者在科學、道德與人性方面也有許多著墨,如謙沖、嚴謹的艾佛瑞;正直、活力的科學評論家查加夫;力爭上游的富蘭克林;化學鍵大師鮑林竟也會失手;而佛柏格雖然握有通往整個雙螺旋故事的鑰匙,卻把機會給了頗具洞見、機智、切中問題精髓的華森與克里克。
      DNA的故事儼然是一個嶄新世紀的開始,這場分子生物學的革命戰役仍持續上演著,並不時穿插揭露生命奧妙的高潮情節。
      ──李麗敏 建國中學生物科教師

      作者運用豐富的科學史料和訪談紀錄,透過電影筆法般的精細描述,使讀者彷彿置身在那個DNA結構確認前後、分子生物學萌發的時代。貼近相關的重要學者,看著他們的互動,分享每個思路的轉折,好像親眼見證每個重要實驗的誕生。讓這些教科書上的知名科學家,不再只是一個個熟悉的名字,而是能一同感受他們的迷惘、失敗和實驗成功的那一刻。
      ──呂宗信 台中一中生物教師

      一九五四年,華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分子構造模型,確認了DNA分子的結構,為現代分子生物學開啟了新頁。《創世第八天》這部重要巨著可讓大眾深入了解此段科學史上的重要歷程,更可讓大眾了解科學史上重大的發現,一定是累積了很多人的努力和智慧,絕不是少數幾人獨享功勞;這部書也讓有心想進入科學研究行列的學子,了解科學研究領域的真實狀況。感謝遠流出版公司耗費人力出版此重要的巨著,提供大眾了解二十世紀分子生物研究過程之科學史。
      ──林比亨 高雄中學生物科老師

      《創世第八天》是二十世紀中期生命科學解密的經典科學史巨作,由賈德森親訪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學社群近一百二十位科學大師,以DNA、RNA及蛋白質三個脈絡,全面完整地爬梳上帝創造生命的奧秘。內行的悅讀者信手拈來處處皆是科學典故與智慧;沒有科學背景的讀者,也能夠熱熱鬧鬧參與科學家們探取科學桂冠的合作與爭奪戰,獲得高潮迭起的閱讀樂趣。
      身為科學教師的我,更想把本書推薦給學生,作為跨領域學習與選組的優質輔助教材。看這些科學家們不受原先學門的限制,自在優游於生命科學的探索研究中,誰說不同學科有難以跨越的鴻溝,誰擔心高中的選組會限制未來科學生涯的自由發展呢?
      ──孫譽真 台北第一女中生物科教師

      每當講授「主宰生命奧秘的分子」一章時,我就格外振奮,因可以在課程裡介紹相關的實驗秘辛,而這主題最能觸動學生對生命科學的敏感神經。這本書描述分子生物學的誕生與發展,記載科學家們因成長背景、性格、機緣而開展出的獨特實驗室人生;在科學探索的洪流裡,有人穩坐浪頭、有人載浮載沉、也有人不幸滅頂,一些歷史上的偶然與必然隱隱牽動著水流,匯集成整部壯闊的史詩,而這一切,仍未結束。看完書,我相信您會熱切期待它的續集(撰寫中),也會期許自我在大海中留下一番波瀾,讓自己續寫續集!
      ──翁惠珍 嘉義高中生物科教師

      作為一個優秀研究人才最重要的養成內涵,在於能否汲取科學家創作背景與思維脈絡帶來的啟發,甚至能否體認科學社群的運作內幕,而這些內容在本書藉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場景,深入淺出又生動的旁白之下,不但呈現現代生物學巨變的緣由,更體現出科學社群的人性與思維,是一本想深入了解分子生物學發展與人文不可錯過的佳作。
      ──郭人仲 台南一中生物科教師

      DNA分子是生物體內最重要的大型有機分子,有關DNA分子結構與功能的發現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發現之一,也對二十一世紀生物科技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雖然坊間有關分子生物學介紹的書籍很多,但大多是以相關學理或工具的介紹為主,很少針對這些發現的發展歷程與參與人員做介紹,因此一般大眾對這段歷史的發展也較陌生。
      科學史是了解科學知識發展與建構的重要資料,是大眾了解該段科學發展的重要資訊。本書作者因為工作關係,有機會當面訪談與整個分子生物學發展有關的眾多科學家,藉由作者的訪談資料與他的側面觀察,透過相關參考資訊的搜集與整理,將這段對人類生活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做了詳細的回顧。不同於一般科學史的寫法,本書是以人為中心,透過不同研究者的學習與探索歷程、彼此間的交互作用來勾勒出這段歷史的輪廓,雖說在對個別科學家的評價上,或許帶有作者本身的一些主觀想法,然而整套書所呈現的,仍是分子生物學的客觀而詳細的發展史料。
      在這套書的引領下,華森、克里克、富蘭克林、查加夫等科學家不再是教科書上的冰冷名詞,這些科學家是以活生生的凡人形象存在的。透過這套書的敘述,不但能讓大家明白分子生物學的眾多內容,也對各領域的頂尖科學家有較深的認識,透過對探索歷程的描述,也讓讀者一瞻這些科學大家的行事風格與風采。
      科學知識雖是冰冷的,但這些知識卻是由眾多研究人員的努力所組成的,透過此套書更能讓大家了解整個分子生物學的成長過程。
      ──許慶文 國立新竹高中生物科教師、普通高中生物學科中心專任助理

      自從當學生以來,讀過多少回的化學鍵、DNA雙螺旋、X光繞射……但一直到讀過《創世第八天》,我才知道是誰為全人類貢獻知識?是誰為近代分子生物學的重要發展樹立里程碑?
      《創世第八天》不只帶領讀者從頭看一遍分子生物學的關鍵性發展,更有價值的是書中不時出現的重要科學理念,它能激活我們仔細咀嚼科學之美。
      這是一本理性中帶著人文素質的書,像一座讓熱情的年輕學子得以跨越時空接受大師薰陶的橋梁。這是一本能為補習、補習再補習的教育現場注入思維典範的好書,也是一個有企圖心的科學教師可以用來跟學生一起探討科學素養的優質讀物。
      ──廖美菊 花蓮高中退休生物教師














      金石堂好書開箱





    • 作者介紹






      賈德森(Horace Freeland Judson)

      非常知名的分子生物學歷史學者,畢業於芝加哥大學,曾任《時人》雜誌駐歐洲特派員七年,並為《紐約客》、《哈潑》、《自然》等雜誌撰稿,而他便是在這段時間接觸到剛萌芽的現代分子生物學,訪問了許多知名科學家,也與他們成為長期友人。後來賈德森曾於史丹佛、約翰霍普金斯和喬治華盛頓大學從事研究與教學工作,目前正在撰寫《創世第八天》的續集,續寫分子生物學的後來發展。



      作者相關著作:《





      創世第八天--二十世紀分子生物學革命三部曲:蛋白質-目錄導覽說明






      • 分子生物發展史大事紀
        編輯室報告/吳程遠
        科學家與生物科老師好評推薦
        【推薦導讀】孟德爾之夢/陳文盛
        【第一版自序】分子生物學史的創造大工程/賈德森
        【增訂版自序】修正過去,展望未來/賈德森
        【增訂版序】一個了不起的發現世紀/約翰·麥道斯

        首部曲:DNA
        第一章 他是個了不得的傢伙,在當時甚至比後來更怪。
        第二章 你知道,DNA就好像麥德斯的黃金,任誰碰了都要發狂。
        第三章 他們會這樣問你:「華森博士,請問DNA對人類究竟有什麼意義?」
        〔間奏〕 分子生物學於一九七○年代初期的定位
        第四章 摩根的偏離與生命的秘密
        附錄 常見人名中英對照

        二部曲:RNA
        第一章 野獸的數字
        第二章 在我認為,教條代表的是沒有合理證據的想法。明白嗎?!
        第三章 在人們心中,基因就像天上的星星一般遙不可及。
        第四章 他不是圈內人

        三部曲:蛋白質
        第一章 如同以往,不切實際的期望驅策著我。
        第二章 我發現了生命的第二道秘密
        總結 ——一九七八年
        尾聲 ——論分子生物學的變遷,一九七○到一九九五
        後記一 ——為富蘭克林辯護:受委屈女主角的迷思
        後記二 ——查加夫功績何在?


















      以異常蛋白質窺探真正的功能



      直到今天,要生長蛋白質晶體來做X射線繞射研究仍是一門藝術,或至少是一項技巧;比魯茲天生一雙實驗巧手,經常幫技術不如他的研究生製備結晶材料。一九七一年一月初某個星期六早上,我們約在他劍橋實驗室樓下,在一個專門製備晶體的房間見面。這個房間不比餐具室大多少,兩排實驗檯挨著兩面狹長的牆,實驗檯上方設有架子,房間沒有窗戶,瀰漫著一股蜂蠟的味道。右邊牆上有個小櫥櫃,上頭寫著:「血紅素晶體生長中,開關時請盡量輕巧。」櫃子裡是一些架子,放滿封了口的小瓶子。「問題在於,要放多少鹽類?」比魯茲說,一邊拿下一排架子。「如果放太少,你得不到東西;如果放太多,你會得到一大堆小晶體,太小了,不能用。」有些蛋白質完全不肯結晶。血紅素通常很乖。



      想了解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係,研究異常血紅素是一個有用的好辦法。打從鮑林於一九四七年率先提出,鐮狀細胞貧血是某種突變分子所引起的「分子疾病」後,比魯茲和同事開始客串研究變異血紅素。其中,生物化學家同事基爾馬丁(John Kilmartin)刻意修飾某些血紅素,他藉由適當的化學方法,將血紅素鏈末端的胺基酸切掉一個,或是兩、三個。比魯茲說,自從一九五○年代初以來,已發現的不正常人類血紅素多達一百五十個左右。他接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冷藏空運血紅素樣本,有時一個月就收到兩、三份。



      這天早上,比魯茲有兩件工作要忙。他先開始做「一個新的、而且很有趣的人類異常血紅素,叫做『密爾瓦基』(Milwaukee)。」異常血紅素通常以第一次發現的地點來命名。「兩條β鏈對氧都沒有反應,因為β鏈上很靠近鐵原子的第六十七個胺基酸纈胺酸被麩胺酸取代,結果把鐵原子擋住了。但該分子的幾個血色素基還是表現出某種程度的互動。」為了找出箇中原因,比魯茲想先製作該異常血紅素的脫氧型態晶體。



      他一邊說話,一邊走向實驗檯上一個鋼鐵框邊的玻璃箱。這玩意兒的造型很像一個滑稽機器人的上半身:箱蓋上面伸出雙眼顯微鏡的兩個目鏡筒及旋鈕,就像機器人的鼻子、額頭和眼睛,另外箱子前方還掛著兩條又長又軟的橡皮手臂,兩邊手掌顏色不同,一隻是灰色,另一隻是病厭厭泛黃的粉紅色。「氮箱(nitrogen box)。」比魯茲向我介紹。



      粉紅色那隻手臂充了一點氣,微微揚起,好像交通警察舉起手,要求停車禮讓學童穿越馬路似的。「裡頭充的是氮,稍微施加了一點壓力,這是為了避免有漏洞,並且氮氣抽送進來前先通過白金催化劑,以移除任何一絲絲的氧氣。這是必要的,否則脫氧血紅素晶體會非常積極地要抓住氧,那就改變結構了。」他先檢查一下顯微鏡,確定沒人更動過焦距,然後在手上倒些滑石粉,把一隻橡皮手套反過來,倒上滑石粉,接著將手伸進手套內,再伸進氮箱,一直到手肘部位。少了第一隻手之後,要處理第二隻手套就比較困難了。



      比魯茲說,密爾瓦基血紅素樣本早已準備妥當,在箱子裡等著了。他收到十立方公分的溶液,相當於一湯匙,是由美國水牛城一位血液專家調配的。「但血液本身來自美國另一個地方,好像是聖路易,是那裡某個男人的血。」我問他,這人的血紅素β鏈不能與氧起反應,怎麼還能活命?另外,根據箱外張貼的存貨清單,氮箱裡的物品還包括晶體、石英毛細管、儲存晶體用的小管子、配有毛玻璃瓶塞的試管、顯微鏡玻片、巴斯德吸量管、截短的巴斯德吸量管、拉長的巴斯德吸量管、注射器(有拋棄式的,也有具備長針頭的玻璃注射器)、鑷子、吸管頭(其中一個穿了洞)、剪刀、棉線、濾紙、漏斗形濾紙、刀片、解剖針、放樣本試管的架子、面紙及蜂蠟。「哦,他是異型合子,」比魯茲說,「他還有一個正常基因,所以沒有病得太重;不過因為有補助費可拿,他會不時捐一點血。」







      需要巧手的X射線繞射實驗



      「首先,我得溶解還原劑的成分。」比魯茲戴著手套的手在箱中移動著,動作謹慎精簡,以免釀出小災難。他把兩種粉末倒入一小瓶水裡。「硫酸亞鐵加上檸檬酸鈉,會得到檸檬酸亞鐵。如果你把這個加入血紅素,它會把氧拿掉。但是它自己在空氣中會氧化,所以在氮氣環境內做這個混和動作是個好主意。」



      箱裡有個架子,上頭擺了六根小試管。「現在,我要把各種不同濃度的鹽溶液加進這些試管,讓血紅素沉澱。每根試管都裝有等量的血紅素。我們的想法是,第一管可能會製造出許多小晶體,至於最後一管大概什麼都沒有,因為鹽類太稀的關係,而排在中央的某根試管可望得到體積適中又沒有毛病的晶體。」他拿起皮下注射針頭和有刻度的注射器,為每一根試管吸取不同劑量的鹽類,並根據一張圖表核對正確的劑量。



      「接下來,我要把零點一毫升的檸檬酸亞鐵溶液加進每一根試管,就是我剛才調的還原劑。」然後他逐一用矽滑脂(silicone grease)封住每根試管,再把所有試管放進一個有毛玻璃瓶塞的大瓶子。「現在要放進櫥櫃擺一個月,看看能不能長出晶體。最好不要打擾它們,不要天天跑來察看長了沒。」這是急不得的。



      接下來,比魯茲開始架設馬血紅素的某些晶體,以便進行X射線繞射實驗,這些血紅素的α鏈末端少了精胺酸。他說,這項缺失會影響兩條鏈之間的鹽橋(而這些鹽橋原本用來維持分子的形狀),結果出現介於氧合與脫氧型態之間的混血結構。「我已經在馬血紅素身上花了不知多少年。實在滿慘的。」這一組試管是在九週前開始靜置長晶的。「這根試管的鹽溶液最濃,晶體全都太細了。」那根試管裡的東西看起來好像紅酒,底部帶了一些稀泥。「而這一根的濃度只少一點點,完全沒有結晶。所以是介於兩者之間……沒錯,在這裡。」



      「首先,我要取出上層的透明液體。」他說,一邊拿起一根長吸量管來操作,橡皮手指擠壓著橡皮吸管頭,然後又再擠一次,把液體放進一根乾淨的試管。「這個遲早還會用到。」他把用過的器具擺到一旁,再取用乾淨的。「操作放射性物質箱用的是機械手臂,還得從外面操控,比起來這個容易多了。」他從試管中吸出一些晶體,連同一點液體放在顯微鏡載玻片上,再將玻片移到目鏡下操作。由底部往上打的光線,把晶體襯托得好像石榴石般閃閃發光。他選了一塊小晶體,用解剖針將它從一團渣渣裡挑出來,然後又挑了另一塊。



      從顯微鏡看進去,漆黑隧道般的筒壁前方一片光亮,而晶體就靜悄悄浮在一團白色光暈中,充分抓住觀看者的注意力。那晶體透明、扁平、有著小刻面,是鮮豔的赤褐色。通常只要幾天工夫,就可以判定一個晶體在對稱性及重複性結構方面的基本分類。要形成晶體,所有分子必須完全相等,才能一個一個重複排列;晶體學家很清楚這一點,因此對於斯韋德貝格(以及後來的桑格)測定出來的結果,晶體學家並不會像生物學家那般吃驚。



      一個品質好的晶體,其各個刻面之間的角度可在顯微鏡下測量出來;讓偏振光由下往上投射,一邊轉動晶體,則晶體會先變黑(這時血色素層與偏振光垂直),然後再度發出半透明的光(這時血色素層與偏振光平行,使光線得以通過)。「這裡比較大的晶體多半不是單晶,所以無法得到好的X射線圖樣。」比魯茲說。照射時用的光線是偏振光;較大晶體內部會有明帶與暗帶的對比,透露了該晶體的缺陷。







      歷史悠久的X射線晶體學



      比魯茲把兩、三份晶體推到一旁,然後又打開另一根試管。「更多鹽類……更多晶體,但是比較小,可能也比較差。沒錯,這需要細膩的手工,但是很能安撫人心。如果你神經緊張或心煩意亂,我推薦你把它當成鎮定劑。這完全是手動操作,可是需要全神貫注。」他沉默下來,檢查某一份晶體,用針去壓它。它發出喀喀聲。「看到沒?我把那個二合一樣本分開……弄破一個,讓另一個保持完整。」他把完整的那一個用吸量管吸起,換放到一根毛細管裡。這根毛細管是用很薄的玻璃製造的,細到可能被比魯茲的小指頭壓碎,它的管壁厚度為千分之一公釐,全世界只有一名住在柏林的玻璃工匠有這樣的手藝。



      只見晶體緩緩滑入毛細管,和著那透明的液體;晶體先是被一個氣泡困住,然後又開始移動。比魯茲開始學習X射線晶體學時,這個學門已經存在四分之一個世紀了,然而第一個蛋白質晶體的X射線繞射照片直到他入行前三年才拍攝到,拍攝者是劍橋的柏納和年輕同事克勞馥(後來的霍奇金夫人)。在那之前,阿斯特伯里曾經用纖維狀蛋白質拍攝X射線照片,得出一些令人興奮的模糊環狀圖樣;阿斯特伯里和其他人也曾拍攝晶體狀蛋白質的繞射圖,但沒有成功。



      「當初甚至還有人發表論文說,蛋白質晶體拍不出X射線繞射圖樣,」比魯茲說,「柏納則發現他們失敗的原因,也發現若想拍到好照片,必須讓晶體保持潮濕,所以柏納和克勞馥拍到胃蛋白酶的X射線照片,方法就是將晶體放入一根裝有母液的極細玻璃毛細管,結果做出銳利非凡的繞射圖樣,其解析度可達原子間距。」



      三十多年後,霍奇金夫人在一本向鮑林致敬的文集裡,曾經回顧這段「蛋白質X射線分析的遠古歷史」。當年他們用的胃蛋白質酶晶體是由生化學家菲爾波特(John Philpot)做出來的,那時他在斯韋德貝格位於瑞典的實驗室做研究。有一次,菲爾波特去度假滑雪,在冰箱裡留了一個瓶子,等到他度假回來,驚訝地發現瓶中長出超過二公釐長、六方雙錐的胃蛋白酶晶體。







      蛋白質開啟一扇生物學大門



      他把晶體拿給來自加州及劍橋的客座物理學家米利根(Glen Millikan)觀看,米利根說:「我認識一個劍橋的人,他會願意用他的眼睛跟你換這些結晶。」菲爾波特自然就奉送了一些晶體,讓米利根放在外套口袋裡,帶回劍橋送給柏納。



      米利根當時選擇用長晶時的母液來裝運晶體,這對於蛋白質晶體學的發展來說真是太幸運了,也使柏納得以進行他第一次關鍵的晶體觀察。晶體一旦從結晶母液中移出,便會失去雙折射性質(birefringence),即不再像真正的晶體那般折射偏振光;當X射線經過乾燥晶體時,只能觀察到底片上有個模糊的黑影……濕的晶體則產生許多個別的X射線映射點,雖說由於晶體體積很大,導致映射點有些模糊……但至少讓解析度提升到二埃。那天晚上,滿心興奮的柏納在劍橋街頭遊蕩、思索未來,不禁想到如果照片中每個細節都能找出解釋,則藉此得知蛋白質結構的可能性有多大?



      「蛋白質晶體學始於柏納與克勞馥於一九三四年在《自然》期刊發表的那篇論文。」比魯茲說。事實上,那篇論文完全沒有透露胃蛋白酶結構的細節,不過可以發現,斯韋德貝格根據超高速離心所得出的分子量,頗為吻合該晶體單位晶胞的大小,即分子模式一再重複的最小結構單位。「總共花了二十三年才解開第一個蛋白質分子,」比魯茲說,「但柏納是我見過最富想像力的科學家之一。他在踏出第一步時,就可以看出未來的可能性。」



      比魯茲俐落地一拍,折斷毛細管的末端。「下一步我要放進一條棉線,把晶體四周的液體吸掉。」他很慢、很精細地執行這個步驟。然後他把一根解剖針插進管子,將晶體排列好;這個動作只要稍有偏差,就可能弄碎毛細管。「我剛剛做的,是把晶體固定在兩塊棉花之間,事實上是清潔吸管的毛球,以之固定住晶體的位置。然後,我再拿剛才留下來含有還原劑的溶液,滴一滴使晶體濕潤。」接著,他踩了一下踏板,讓電流通過氮箱裡的鐵絲,將蜂蠟融化,再用融化的蜂蠟封閉毛細管的末端。現在晶體可以準備架設在X射線管前面了。



      只見一塊固定妥當的晶體,在很細的X射線光束中慢慢地、精準地旋轉,就好像用手指拿著尚未切割的鑽石對著光線旋轉,窺探它的亮光。










      編/譯者:楊玉齡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304


      出版地:台灣














      創世第八天--二十世紀分子生物學革命三部曲:蛋白質在這買最好康

      商品網址:









      48C053ED08C4E1BB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好書推薦 金石堂好書開箱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tx55rn15x 的頭像
    ntx55rn15x

    newlife網路商品推薦

    ntx55rn15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